技术赋能,模式创新,助力不动产登记全面提速增效

   从2013年开始,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随着《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正式颁布,党中央国务院大力推动不动产登记职责机构整合,构建国家、省、市、县四级联通的信息平台,促进实体政务大厅与网上服务平台融合发展。到2018年底,全国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全面实现了登记机构、登记簿册、登记依据和信息平台“四统一”的改革目标。
 
   为了彻底解决部分地区不动产登记耗时长、办理难等相关问题,2019年国务院印发《压缩不动产登记办理时间的通知》,明确提出以为企业和群众“办好一件事”为标准,加强部门协作,采取信息共享集成、流程集成或人员集成的方式进行全流程优化、加强窗口作风专项整治,提高工作效率,压缩办理时间。
 
 
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带来全天候、零距离便捷体验
 
 
   为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办事不见面”的目标,充分发挥大数据、人脸识别、在线支付等互联网技术优势,充分利用“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提升统一登记的效率和水平,已成为必然趋势。依托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建立不动产“网上(掌上)登记中心”,通过推出网页版、微信版、自助终端版不动产登记网上申请平台,推行线上统一申请、联网审核、网上反馈、现场核验、一次办结,提供网上预约、网上查询、网上支付和网上开具电子证明等服务,构建多层次、多维度不动产登记网上办事大厅,打造“不打烊”的智慧不动产登记。平台拓展“互联网+不动产”建设模式,支持门户网站、业务系统、移动App、微信平台四种服务形式,实现自助受理、缴费、打印、线上线下一体化登记建设、全城通办、全市域在线查询、与各委办局数据实时互通共享。
 
外网申请、内网审核
 
   系统建设探索了“外网申请、内网审核”的网上办理模式,老百姓可通过线上、窗口及自助多种途径办理,业务办理人员可选择半自动或者全自动的智能审批方式进行业务办理,税务提供线上缴税、自助缴税等方式方便老百姓缴税,真正实现了用技术辅助业务、用业务服务人民。对不动产登记机构和公众提供这样的“一站式”服务,进一步压缩了不动产业务办理的时间,提高了不动产登记受理工作效率,提高了老百姓的满意度。
 

 
“互联网+不动产”业务模式
 
从人工审批到智能审批
 
   平台基于互联网+不动产登记网上服务平台和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成果,利用大数据技术、人脸识别身份认证等技术辅助,通过机器智能校验审核,实现了不动产登记相关业务由原先的人工审批向机器智能审批的模式转变,大大缩短了业务办理时限。
 
建设电子证照
 
   电子证照不仅记载了纸质证照的全部内容,与纸质证照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而且与登记数据库保持同步,记载内容、功能更加丰富,包括不动产单元图、宗地图、分层分户图等信息。
 
   建设电子证照数据库,提供证照的接收、生成和汇集管理以及为职能部门业务系统提供统一的证照接入和转换服务,为各职能部门应用系统提供证照共享服务。
 
在线支付“码上收”
 
   提供在线支付系统,市民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PC电脑端及手机移动端缴费。在线支付的推出简化了办证手续,节约了办证时间成本,办事群众只需打开微信、支付宝等移动支付App,对着二维码扫一下,即可完成缴费,实现“码上收”。
 
推出自助受理、查询、打证一体机
 
   不动产受理、查询、打证一体机为社会公众提供自助式服务模式,群众可以通过自助机办理不动产相关业务。有效地分解了不动产登记业务办理窗口人流量,减轻工作人员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一体机是集身份证读卡器、摄像头及条码扫描机于一体,采用触摸屏技术,依托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建立起来的一套自助受理、查询、打印技术设备,不仅大大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负荷,也为人民群众提供了更便捷、高效的不动产登记便民服务。
 

 
自助终端功能
 
微信随时随地“登记”
 
   不动产手机端微信服务系统利用移动互联网将业务办理进度查询、不动产登记查询、在线预约、在线缴费、信息公示等功能纳入到手机端,群众可通过手机微信随时随地“掌上登记”。
 
 

不动产手机端微信服务系统功能
 

 
一窗受理平台介绍
 
 
只进一个门只到一个窗办成一件事
 
 
   为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全面深化不动产交易、税务、登记部门自身改革,推进不动产交易、税收、登记体制创新,优化不动产交易、税收、登记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全面推广不动产登记全业务、全过程“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平台通过加强政府内部涉及不动产业务的部门联动,形成服务合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如地方政府层面加大对不动产登记网点布局保障,优化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布局,增设不动产登记窗口;房管部门实时共享楼盘表、交易信息与登记信息,配合登记部门将窗口下沉到乡镇;地税部门加强信息化建设,提供个人住房信息查询、网上缴税、电子完税凭证等功能,实现核税提速。
 
   平台可提供不动产登记“一窗受理、集成服务”,使交易、税务、登记“三合一”,通过“一窗综合受理、分类并行审核、统一窗口出件”的服务模式,实现了政府层面横向贯通、跨越部门的“一窗式”审批,设立综合窗口统一面向群众提供服务,申请人只需“叫一次号、排一次队、交一次件”就能完成所有事项的申请。企业和群众不用重复排队和提交材料,便可取得不动产权证书。
 
综合受理平台
 
   平台建设信息录入、资料扫描、申请人人脸识别及身份信息校验、税收减免、税费计算、税费收缴以及询问笔录等各类单据打印功能模块,实现综合受理窗口工作流程的灵活配置,同时保证各功能模块之间的信息数据无缝衔接,实现数据不重复录入,大大降低了窗口工作人员工作量。
 
信息分发共享平台
 
   信息分发共享平台是一个跨部门数据协同系统,跨部门数据传输,包括交易、税务等部门综合受理数据传输。统一规划同地税、交易等协同共享部门接口升级,根据业务需求定制地税业务数据共享接口,协税共享接口。协同部门实时共享通信接口,与民政、公安、法院进行数据共享,实现权利人婚姻状况查询,协助法院实时查询被执行人不动产数据信息,实现权利人身份信息、家庭信息、居住地址信息核验,减少登记风险。
 
 
多种举措齐头并进,实现最多跑一次
 
 
   从一年“三次提速”到如今“最多跑一次”,从“多个窗口”分别办理到“一窗集成”落地生根,通过跨部门的业务联动,精简申请材料,让政府部门多做“加法”,让群众多做“减法”,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真正实现了实实在在的“只让群众跑一次”。
 
   将“互联网+”、“一窗受理”等进行深度融合,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采用“网上申请、网上审批、快递送达”等互联网+的方式,实现群众到政府办事“最多跑一次”。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引导办事群众提前预约、错时前来办理业务,解决群众办事动辄排队、排队长、反复排队的难题,减少了群众来回奔波之苦,让群众切实体验到“互联网+政务服务”的便利,大大提升了百姓的获得感。
 

 
最多跑一次服务模式
 
流程改造实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
 
  “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即把各部门行政审批过程的受理环节分离出来,整合为不动产登记综合办理窗口,再按职责分工由业务部门后台分别审批,从而使群众只需进行政服务中心“一个门”、到综合窗口“一个窗”就能把“一件事”办成,实现群众办事从“找部门”到“找政府”转变。建设不动产综合受理平台,以信息化的手段,实现不动产“一窗受理、集成服务”。
 
打通“信息孤岛”,推动数据深度共享
 
   实现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的关键在于不同部门协同作战,而数据共享是实现部门协同作战的基础。为了推进数据共享,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我们搭建信息共享平台,推进业务协同,实现电子证照跨部门、跨行业、跨领域的互认共享,政府多走“网路”,群众就可以少跑“马路”,让群众真正的享受到便利。
 
互联网与政务融合,强化网上服务功能
 
   推行“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是提升政务服务智慧化水平,让群众享受“全天候、零距离”便捷服务的重要手段。建设“互联网+不动产登记”,进一步推进权力事项集中进驻、网上服务集中提供、政务信息集中公开、数据资源集中共享,实现网上查询、网上申请、网上办理、网上反馈。同时,促进实体政务大厅向网上延伸,推行网上预约、网上评价、网上支付、自助终端办理等。
 
结语
 
   构建便捷高效、便民利民的不动产登记工作体系,进一步压缩办理时间,可借鉴的建设模式多种多样。如何才能找到适合本地的建设方式?相信只要集成以下三种方法,就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一是进一步推动信息共享集成。基于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建立部门间信息共享集成机制,加强部门协作和信息互联互通,提高信息质量和利用效率,推进“互联网+不动产登记”。
 
   二是推动流程集成。在不动产登记中,推进“一窗受理、并行办理”。国务院《通知》明确要求,对于部门间来回交叉办理的,要通过内部的流程集成,让群众在一个窗口申请,需要提交的材料一次性提交,之后通过流程的集成在部门间并行开展各自的审核。通过这种方式可进一步压缩时间,提高效率。
 
   三是推动人员集成。暂时做不到信息集成、流程集成的,就进行人员集成。有些地区还不具备信息化、“互联网+”技术,如一些偏远的地区,场地和硬件都不具备,还做不到实时在互联网、计算机上办理。但其实只要把相关部门的人员进行集中,都坐在一个窗口后面或一个场所办公,一个窗口收取材料,同时发到各个部门抓紧办理,办好后再集中到一个地方颁发产权证书。简言之,信息化水平高就用信息化手段解决,信息化水平不够,可派人到现场窗口审查。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集成以上三种方法,选择符合本区域的建设模式,以更优流程、更高效率、更多创新、更加便民的信息化建设为抓手,全面深化落实不动产登记提速增效“最多跑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