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管理是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项管理活动。在我们这样一个有13亿人口、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国家,社会管理任务更为艰巨繁重。我们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根本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社会环境。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包括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做好社会管理工作,促进社会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条件。
超图智慧社区框架体系
超图智慧社区综合解决方案充分体现了社会管理创新的方方面面。超图智慧社区的总体框架是以网络和硬件平台、基础软件平台、运行保障体系和工作规范制度为依托,构建以社会管理平台为核心,以各级政府部门、公众和各类信息化终端为服务和表现手段的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体系。因此超图社会管理创新平台总体框架划分为基础设施、数据资源、服务支撑、应用表现和用户访问五个层面,如下图所示:
超图智慧社区是综合性的信息化大平台,统一为各级职能部门共同搭建工作管理平台,为各级领导科学管理社会提供决策依据。
一、“五位一体”的社会管理创新服务模式
智慧社区是以区域为载体,通过一个网站、两大中心、三网合一、四个统一、四级管理服务,构建“五位一体”的全新社会管理服务信息化模式,实现资源共享、联动共管、动态跟踪、全面覆盖、高效快捷、科学管理社会和服务民生的新格局。
二、“六大要素”基础数据可持续更新模式
平台紧紧围绕与社会稳定有关的人、事、地、物、情、组织“六大要素”进行管理,以“人员”为对象、“事件”为主线、“地区”为重点、“物设”为保障、“舆情”为导向、“组织”为纽带,依托职能部门的分工协作,实现社会工作多元化、社会服务网格化、社会管理信息化的新格局。
三、“人房关联”的人群动态服务管理模式
建立实有人口服务管理办公室、社区工作站、单位小区服务点、楼栋信息管理员的“四级服务管理网络”,切实体现“以房管人、以实有人口存在状态及其聚集地管人”。整合公安派出所、维稳、司法、民政等部门专业对口资源,对实有人口开展分类登记、分级管理、资源共享。从“人”入手,实现基层社会的全面稳定。
四、“多级负责”的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机制
“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机制,采用“信息采集、案卷建立、任务派遣、任务处理、任务反馈、核查结案、考核评价”七步闭环流程,按照社会矛盾风险级别评估体系,结合矛盾联动化解工作机制,设计社会矛盾纠纷业务流程,全过程跟踪、督办、评价各层级、各部门的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情况。实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重大疑难问题不出区,矛盾不上交,稳定自己保。
五、“因地制宜”的基层网格力量组织形式
按照“以人为本、优化服务、便于管理”的原则,合理划分社会管理网格,并为每个网格配置网格专职人员。为强化基层问题解决力度,结合地区实际,将民警、调解员、街道督导员等力量下沉到网格,形成“一格多员、一员多能,一岗多责”的工作机制。
六、“量化考评、公众监督”的长效考评机制
“公众监督”,即定量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定性分析方法,综合考虑公众投诉、媒体曝光和点名批评等情况,对社会管理工作进行客观评价,确保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七、“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大综治协同模式
平台横向整合综治、维稳、公安、城管、民政、司法等部门,纵向实现区、街道、社区、单元四级管理,形成“大综治”管理模式的综合性信息化平台。
西安雁塔区社会管理信息系统
湖北红安县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平台
怀柔区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平台